传记

米哈伊尔·普雷特涅夫(MikhailVasilievichPletnev,МихаилВасильевичПлетнев)1957年4月14日出生于俄国阿甘折(Arkhangelsk),双亲均为音乐家,从小便展露不凡的音乐天分。13岁时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MoscowConservatory),在名师弗利尔(YakovFlier)与弗拉先科(LevVlasenko)门下学习。1978年,年仅21岁的普雷特涅夫在第六届柴科夫斯基大赛中赢得金牌,让之前已受苏联乐界瞩目的他,进一步受到国际乐界的注意与肯定。
普雷特涅夫的演奏并不改写,而是精准地描绘出音乐的本质,他精准而冷冽地检视主题旋律结构的面面观,在时间上达到天衣无缝的密合:不仅如此,他结合不同轮廓,加上听觉的立体感,使得听者也能够享受到对作品结构的一番巡礼。这也正是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动荡之处:他理性的架构、对整体的测量,转化成纯粹的热情,如同在冰原上燃起熊熊巨火。
普雷特涅夫的录音与音乐会演出曲目非常广泛,但是对于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诠释得尤为出色:以往柴可夫斯基许多钢琴小品都被误以为是感性的沙龙音乐,这并非因为演奏者缺乏对音乐本质的领会,而是因为被情绪化地、技巧不足地演奏所致。普雷特涅夫将其中每个小段落视为小宇宙,将之平衡在具像幻影与徘徊于不可知之间。他把柴可夫斯基《胡桃钳》与《睡美人》的部分乐段改编为钢琴版,也同样蕴含这种张力,当他在柴可夫斯基大赛获胜后不久所录下的《胡桃钳》选曲,其中活泼的进行曲旋律,与引起快意的华尔兹节奏,在1970年代后期曾引起不小的骚动;十年后的《睡美人》选曲依然如此。
普雷特涅夫为钢琴所改编柴科夫斯基《胡桃钳》与《睡美人》钢琴组曲(这两部作品也都留有管弦乐录音)以及柴科夫斯基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季节》在1998年被选入飞利浦出版的首批“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中;史卡拉第键盘奏鸣曲集(EMI-VirginClassics)则得到1996年留声机唱片大奖。英国BBC音乐杂志称这套专辑“钢琴演奏极为杰出……这套唱片无疑已能确立普雷特涅夫是所知中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普雷特涅夫于1997年发行在DG的第一张钢琴独奏专辑时,著名乐评人凯泽(JoachimKaiser)表示:“普雷特涅夫对萧邦的不凡诠释令人惊讶到近乎震惊……这是本年度最佳专辑”普雷特涅夫的独奏专辑“向拉赫曼尼诺夫致敬”是1998年在拉赫曼尼诺夫位于瑞士的别墅中,以作曲家所有的史坦威录制而成。这个事件以及普雷特涅夫与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所诠释的拉赫曼尼诺夫,被收入在帕尔马(TonyPalmer)的纪录片“拉赫曼尼诺夫—回忆”(NVCArts)中。接下来得到高度评价的专辑是由DG在1998年所发行的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与《但丁》奏鸣曲。普雷特涅夫的录音还有极富想象力与创造性的C·P·E·巴赫键盘乐器奏鸣曲集、葛利格钢琴作品集(包括世界首度录音、七首赋格)。
雷特涅夫是个多才多艺的音乐家,普雷特涅夫与戈巴契夫间的友谊更是让他有机会在1990年的历史性时刻实现多年的梦想,创办一个完全独立于政府管辖的管弦乐团。在普雷特涅夫声名以及他对未来俄罗斯表演事业型态的眼光吸引下,许多俄罗斯一流的音乐家加入,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于是诞生。从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创办开始,普雷特涅夫一直担任乐团音乐总监与首席指挥,并把乐团带入世界一流乐团的领域。当普雷特涅夫把指挥事业全力集中在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时,他也经常应该担任爱乐管弦乐团、伦敦交响乐团、伯明罕市立交响乐团与洛杉矶交响乐团等一流乐团的客席指挥。从1999年9月起,普雷特涅夫成为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荣誉指挥,并继续与该团在俄国、世界各地合作与录制唱片。

编辑此维基

不想看到广告?马上升级

相似艺术家

API Calls

从 Spotify 记录音乐?

将您的 Spotify 帐户连接到您的 Last.fm 帐户,通过任何设备或平台上的任何 Spotify 应用记录您所听的一切内容。

连接到 Spotify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