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单
音轨号 | 播放 | 喜爱 | 曲目名称 | 艺术家姓名 | 购买 | 选项 | 时长 | 听众 |
---|---|---|---|---|---|---|---|---|
1 | La farfalletta |
|
|
2:04 | ||||
2 | Quando verrà quel di |
|
|
2:23 | ||||
3 | Sogno d’infanzia |
|
|
6:56 | ||||
4 | L’abbandono |
|
|
4:44 | ||||
5 | A palpitar d’affanno |
|
|
2:42 | ||||
6 | Torna, vezzosa Fillide |
|
|
7:48 | ||||
7 | La ricordanza |
|
|
4:59 | ||||
8 | 播放单曲 | Dolente immagine di Fille mia |
|
|
2:37 | |||
9 | Vaga luna, che inargenti |
|
|
3:29 | ||||
10 | Malinconia, Ninfa gentile |
|
|
1:49 | ||||
11 | Vanne, o rosa fortunata |
|
|
2:13 | ||||
12 | Bella Nice, che d’amore |
|
|
3:29 | ||||
13 | Almen se non poss’io |
|
|
2:44 | ||||
14 | Per pietà, bell’ idol mio |
|
|
2:27 | ||||
15 | Ma rendi pur contento |
|
|
2:14 |
相似专辑
外部链接
关于此艺术家
Vincenzo Bellini
125591 位听众
文琴佐·贝利尼(Vincenzo Salvatore Carmelo Francesco Bellini,1801年11月3日-1835年9月23日)生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3岁开始学习音乐,18岁时入那不勒斯音乐学院。贝利尼并没有象其同时代人那样热心于谐歌剧的创作,唯一一部带有喜剧色彩的歌剧是他的第一部舞台作品阿代尔森与萨尔维纳(1825年),其中包含着一个用那不勒斯方言演唱的喜剧男低音。总的来讲,在贝利尼的作品中所显露出来的是一种浪漫主义式的忧郁。他的早期歌剧作品被认为在管弦乐的配器方面有所不足,《诺尔玛》后这一缺点得以克服。贝利尼的作品有两大特点:其一是美妙的旋律,可以看作是另一位著名意大利作曲家斯卡拉蒂黄金旋律的继续;其二是高难度的美声唱段,这两者的完美融合便是他歌剧的魅力所在。他歌剧中的许多咏叹调,至今仍被奉为“美声唱法”的经典教材。
查看维基
文琴佐·贝利尼(Vincenzo Salvatore Carmelo Francesco Bellini,1801年11月3日-1835年9月23日)生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3岁开始学习音乐,18岁时入那… 了解更多
文琴佐·贝利尼(Vincenzo Salvatore Carmelo Francesco Bellini,1801年11月3日-1835年9月23日)生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3岁开始学习音乐,18岁时入那不勒斯音乐学院。贝利尼并没有象其同时代人那样热心于…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