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用 Spotify 播放 正在用 YouTube 播放
前往 YouTube 视频

正在加载播放器...

从 Spotify 记录音乐?

将您的 Spotify 帐户连接到您的 Last.fm 帐户,通过任何设备或平台上的任何 Spotify 应用记录您所听的一切内容。

连接到 Spotify

关闭

传记

  • 出生

    1962 年 March 2日 (62 岁)

  • 生于

    Sayreville, Middlesex County, New Jersey, 美国

约翰·法兰西斯·邦乔维(John Francis Bongiovi Jr.),1962年3月2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又名乔恩·邦·乔维(Jon Bon Jovi),是美国新泽西州流行金属、硬摇滚乐队邦·乔维(Bon Jovi)的创始团员和主音,也是一位作曲家和演员。至2008年四月,邦·乔维乐团在全球售出之专辑已逾一亿两千万张,乔恩·邦·乔维的个人专辑之销售量则逾一千万张。他也是美国室内美式足球队费城灵魂队的东家。多次参与电影演出。

Jon Bon Jovi 的故事

一个让人头疼的学生
  和大多数摇滚歌手一样,Jon在学校里是个让人头疼的学生。
  在小学五年级时Jon曾被学 校开除,起因是这样的:他同班的一个小女孩十分迷恋他,经常从背后扯他头发。可是Jon并不喜欢那样,于是有一天在阅览里他问他的朋友要怎么办,他朋友说:“如果她敢那样对我,我会给她一巴掌。”……那个女孩又来了,Jon果然那样做了。结果……下场很悲惨。
  中学时Jon被父母送进了一个全是男孩的天主教学校,他在那里整天做着成为摇滚巨星的白日梦。结果没有通过数学和英语,被迫在高二那年转学了。在中学剩下的日子里这首歌里他写到:“I never went to college, I don't have a degree.Let's say I went to learned all I know on the streets.”(我从没上过大学,也没有学位。只能说我上的是夜校,我所知道的一切都在街头学到)。Jon曾说过,酒吧就是他的大学,那里使他了解了他在学校里永远学不到的东西。对他来说,的确如此。
梦想成真
  从14岁起Jon开始弹吉它,他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结识女孩。但当他听到Southside Johnny和Bruce Springsteen的音乐后,他明白了自己想要干什么。此后,他一真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高中毕业后,Jon去了纽约在他堂兄的录音室里打杂,同时跟随几个很有名气的老师学习声乐技巧。录音室的工作十分辛苦(Jon说他曾因拖地累得躺在地上),并且薪水很少(每周50美元)。但Jon可以在工作之余学习作曲,并且最终得到了录制自己的歌的机会——就是那首《Runaway》。在Jon的努力下,这首歌得以在当地电台播出,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经纪公司和唱片公司开始来敲Jon的门了。于是,Jon召集了乐队成员组成了乐队(最初的吉它手是Dave Sabo,即之后Skid Row的吉它手,后来Richie Sambora毛遂自荐,Jon选择了Richie)。乐队最初的名字是The Wild Ones。起初,但Jon坚持要求要一份整个乐队的合同。唱片公司妥协了,不过老板要求Jon把名字改成更英式化的Jon Bon Jovi,而乐队则要以他的名字Bon Jovi命名。Bon Jovi就此诞生,开始了一段传奇。 在《BON JOVI》(1984) 《78000 FAHRENHEIT》 (1985)这两张专辑后,真正带给Bon Jovi巨大成功的是在《SLIPPERY WHEN WET》 (1986)。这张专辑一发行销量就突破了一千万张,Jon成了真正的摇滚巨星。不过Jon自己并不很喜欢这张专辑,他认为这张专辑制作太匆忙了,没有创造力。关于这张专辑的封面有一个:Jon不喜欢唱片公司原先设计的封面,决定重新做。但是时间很紧迫了,在离最后期限只有6个小时的时候,Jon突发奇想,他抓起一个喷壶,把一个黑色塑料袋喷湿,然后用手指在上面写上“Slippery When Wet”,说:“这就是封面了……它在架子上不会很显眼,但就响力的乐队,也是这两张专辑真正奠定了他们在摇滚乐界的地位。这两张专辑的成功也让Jon有了回报家人的机会,他一口气买了四套房子。一套留给自己和新婚妻子,一套给他的父母,另两套分别给他的两个弟弟。“我们是有着意大利血统的美国人,因此我们家人之间的关系很紧密。所以我要与我关心的人分享我的成功。”Jon说。
Keep The Faith:找回人生和音乐的意义
  《Keep The Faith》也许并不是Bon Jovi最成功的一张专辑,但对于Jon来说这张专辑却具有非凡的意义。
  话要从头说起。在获得巨大成功之后,漫长的巡回演出让乐队成员筋疲力尽,Jon决定让乐队休息一段时间,乐队成员各自回家享受家庭的温暖。在这段休息期内,Jon为电影《Young Guns II》作了一张电影原声音乐唱片《Blaze of Glory》(1990)。这张唱片也可以看作是Jon的个人专辑,因为这张唱片从词曲到制作全都由Jon一手包办,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这张专辑带给Jon个人很多荣誉,他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音乐的提名,并且获得了当年金球奖最佳电影原创歌曲奖,这是Jon自己也没有料到的。但是Jon并没有因此而高兴,他开始怀疑自己:“我觉得自己竟变得如此浅薄,因为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就是写歌、巡演。”1990到1992年对Jon来说是他人生最低潮的时期。他怀疑自己已没有了创造力,他失去了创作的激情。在加州的阳光下,他整日喝酒,时期的自己了,他要做一些改变。他剪掉了自己的一头标志性的长发(这甚至成了CNN当时报道的新闻),他也抛掉了那些繁琐华丽的重金属装饰,宣称:“不要矫 饰,只要音乐。”在这样的背景下,《Keep The Faith》成为标志Bon Jovi转型的一张专辑,Jon十分看重这张专辑,他要走自己想要的音乐路线,不同于以往的《SLIPPERY WHEN WET》和《NEW JERSEY》。在制作这张专辑之前,Jon花了三周时间隐姓埋名,骑着摩托游历了一番美国未开垦地。这次旅行让他很快乐:“当你从早晨7点起来后就一直骑行直到晚上7点,这真让人满足。”
  这张专辑里的许多歌背后都有Jon自己的小故事:
  《Dry County》:一天Jon旅行到新墨西哥州的某处,他十分口渴,就去了公路边的服务区要水喝,在那里他遇到一个老头请他一起穿越边界去玩飞镖,他于是就去了,玩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晨他写下了这首悲凉的长篇叙事诗:《Dry County》
  《Bed of Roses》:这首著名的歌曲是Jon在喝了一整瓶伏特加后,回到旅馆房间写下的。有歌迷问他是否有歌是为他的妻子而写,他说了这首歌。
  总之《Keep The Faith》中倾注了Jon很多心血,这张专辑中有6首歌的词曲是Jon自己包办的,俨然成了他的半张个人专辑。从中也可以看出Jon所作出的有些冒险的大胆改变是值得的。在《Keep The Faith》中他找回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和音乐。
两段恩怨
  Jon的音乐生涯中有两段恩怨很值得回味:
  1、与Skid Row(穷街乐队)的恩怨
  这要从Jon的高中时代说起,那时Jon在学校里有一个形影不离的亲如兄弟的密友,叫做Dave Sabo。他们有着共同的对摇滚乐的热爱,他们之间曾有一个誓言:不论谁先成为了顶级的音乐家,他都要帮助另一个人也获得成功。Jon先成名了,于是他履行了诺言,把Dave Sabo的乐队介绍给了唱片公司,并且遨请他们和自己同台演出,大力推荐他们。几年后,那只乐队也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乐队,那就是Skid Row(Dave Sabo是Skid Row的吉它手,即Snake Sabo)。但是之后Jon和Skid Row之间出现了裂痕。起因是Skid Row和出版公司发生了纠纷,而那个出版公司是由Jon和Richie拥有的。Skid Row宣称Jon和Richie欠了他们钱,后来为了息事宁人,Richie分了一部分收入Sabo是否还能如从前一样像兄弟般亲密。
  2、Alec的离队
  在1994年出了纪念Bon Jovi成立10周年的精选集《Crossroads》后,贝司手Alec John Such决定离队。那时关于他的离队有很多谣言,一次采访时Alec如大家推测的那样说: “我受够了Jon,他太自大了。他认为我是一个没用的贝司手,他不喜欢我弹的每一个音符……”在大多数正式场台,Jon对于此事的解释都是说Alec需要一些空闲的时间留给家庭和做别的事情,所以不再留在乐队。但在一次与歌迷的在线访谈时jon说:“很明显我们渐渐分离,Alec有不同的要优先考虑的东了对Alec的想念,他说:“Alec是个很好的人,他如此真诚,他是那种可以为朋友挡子弹的人。”(Alec 曾说过他愿意为Jon说谎,为Jon做任何事)。1995年接受访问时Jon说:“要与一个曾与你一起分享生命的人分别是如此困难。我仍然不时地与Alec联系,他看起来很快乐地做着他真正想做的事情(经营一家摩托商店)。我相信我们的决定是对的。”为了纪念Alec ,Jon一直把正式成员的位置保留给他,乐队后来一直都是四个人,没有正式的贝斯手。如Jon所说:“我们的乐队就像一个家庭,你不可能替换家庭成员。”“我仍如此强烈地感受到Alec的存在,他曾经的位置不可能被轻易地填补。”后来Hugh McDonald成为Bon Jovi的固定的贝司手,但真正的那个正式成员的位置却一直空缺,那是Jon为Alec所保留的。
从男孩到男人的历程
  之后Bon Jovi的几张专辑大家都很熟悉,不需过多地介绍。这几张专辑也见证了Jon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1、《These Days》(1995)
  经历了Alec离队等种种风波之后,Jon思考了关于这支乐队的很多东西。“我最初组乐队的原因之一是我想要拥有可以一起分享快乐和悲哀的朋友,我想要感受友谊,一起哭泣、欢笑。但是你如果长时间一直做某事的话,时间会让你忘掉那件事的意义。实际上有一段时间我的梦想被污染了。但是当做《These Days》时,我感觉又回到了最初的目的。我思考了每一件事——这个摇滚乐队的喜悦和乐趣——这些都在新专辑《These Days》中。”同时,变得成熟了的Jon也更深地思考了关于人生和社会的问题:“我几乎每天都会想:‘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所有这些美好的事都发生在我身上?’,当你走过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身旁或者看到一个昨晚没吃饭的孩子时,不由得怀疑这个上帝,什么出错了?难道他不在57号大街工作吗?”这张专辑中的《Hey God》和《These days》都表达了这样的思考,显示出悲天悯人的情怀。这张带有些悲伤情怀的成人化的专辑向歌迷们宣告:Bon Jovi已不再是从前那些青涩狂野的少年了。
  2、《Destination Anywhere》(1997)
  《These Days》之后,Jon决定让乐队暂时休息,给乐队成员们一些各自发展的空间。在这段时间Jon接拍了几部电影,在拍电影的间隙Jon出了这张叫《Destination Anywhere》的专辑。这张专辑明显地不同于以往的Bon Jovi的风格,Jon用一种更深沉、内敛的方式表达了他在35岁时的心情。他说他不会再像20几岁时那样写些"You Give Love a Bad Name”或者"Never Say Goodbye”之类的表达18岁少年的情感的歌了。现在的他已不是当年的那个Jon Bon Jovi了。这张稳重、内敛的专辑在美国并 不受欢迎。Jon曾悲哀地说在美国人们不理解他的歌词:“没人理解"Chelsea”(《Midnight In Chelsea》)的意思,我试图解释那是英国的一个地方,但没人理睬。”但在欧洲和亚洲,这张专辑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unce》(2002)
  在沉寂了5年之后,Bon Jovi终于又以一个团体的形式回到了歌迷的视野之中。新一代的年轻歌迷通过这两张专辑的两首主打歌《It’s my life》和 《Everyday》重新认识了Bon Jovi。Bon Jovi也成为了同时代唯一一支仍活跃在乐坛的流行金属乐队。Jon大声向歌迷宣布他们已不再是Boy-band而是Man-band。20年的时间,Bon Jovi伴着歌迷一起成长。Jon曾感慨地说:“你看那个前排的小女孩,她大概只有13、14岁,当年她的妈妈也许也像她一样,站在前排听我唱歌……我唱得太久了,整整两代人的时间了……”这样的话听起来似乎有些沧桑,Jon或许有些疲惫了,他的生活的重心也不再完全放在音乐上,演戏、经营球队、参加慈善活动和政治活动、享受家庭温暖……如他所说:“现在是享受一下生活的时候了。”但是他歌里所宣扬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生活的态度却从没改变过,一直激励着那些喜欢他的歌的想要认真生活的人们。对于Jon和他的歌迷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好好热爱生活,享受自己的生命在每一天。Jon故事仍在继续……
(小结)
  以上只是以Jon的音乐生涯为主,简单讲述他的故事。再多的文字也难以包括一个人的全部。除了作为一个摇滚歌星之外,Jon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有着英俊帅气脸庞的男人,一个叛逆而又孝顺的儿子,一个忠诚的丈夫,一个忙碌而慈祥的父亲,一个真诚的朋友……一个认真生话着的平凡的人。
编辑本段
Jon Bon Jovi的音乐经历

  说起Bon Jovi,你应该会像最新专辑《Have A Nice Day》的封套一样,莞尔露出自己的红色笑脸。那可不是年轻人没事儿的恶作剧,那可是Bon Jovi带来的,能让你在想起他们的时候,或者再想起曾经听着他们音乐的自己,或者你就在听着他们的音乐。Bon Jovi闯荡江湖已经20多个年头,但我们在此不一一细数他们过往的成绩。这几个已经过不惑之年的成熟男人,用他们的音乐传递给你的,几乎是让我们在微笑的时候聆听着音律携带的年华光泽。尽管有些人曾经喜欢,他们现在已经又有新欢,或者压根没有喜欢过,再或者是刚刚接触他们的音乐,但有一点你必须承认,说起Pop-Metal,Bon Jovi就是惟一。说什么“美国的主旋律”,Bon Jovi一直做的是Def Leppard的和谐金属加上Bruce Springsteen的平民情怀;说什么“Family Rock”,从八十年代的起始到鼎盛再到,是Bon Jovi努力开创了一个用金属覆盖主流摇滚的时代。
  当年的Jon Bon Jovi在Sayreville高校的时候遇上了David Bryan(他当时还用原名David Rashbaum),后来David Rashbaum转到纽约去攻读一所音乐学校,Jon Bon Jovi也跟了去,他在一个亲戚所开的Power Station录音室里做了一些打杂的工他的收录到一张合辑中。合辑一出《Runway》立刻受到各电台疯狂点播,长岛电台进一步想邀请他做现场演出,与是Jon Bon Jovi号召集了老朋友键盘手David Rashbaum,鼓手Tico Torres以及Jercy合唱团的贝斯手Alec John Such。后来在一场表演结束时的后台,Richie Sambora主动找上Jon Bon Jovi,并宣称自己是最佳吉他手人选。虽然刚开始有点心存怀疑,但Jon Bon Jovi还是被这名吉他手的自信和才华所吸引,乐队定名Bon Jovi并和Mercury唱片公司签约。首张同名专辑1984年1月推出,单曲《Runaway》闯进Top 40,MTV台也强力配合播送,Bon Jovi一出道就为当时美国乐界吹来新空气。和那些金属狂人们凶神恶煞般的装扮相比,Bon Jovi时髦的外型和音乐一样合乎大众胃口:紧身皮裤加绚丽的头巾、撕裂的恤衫、超大的饰品、吹膨的长发、画眼线都是他们的标志,并且他们总是能上演令人心潮澎湃的现场。经过一系列成功的演出,Bon Jovi积极向上、性感、健康的气质和乐风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编辑此维基

不想看到广告?马上升级

相似艺术家

API Calls